Kowloon, Hong Kong, China
time : Apr 17, 2025 8:03 AM
duration : 3h 25m 12s
distance : 7.1 km
total_ascent : 648 m
highest_point : 494 m
avg_speed : 2.1 km/h
user_id : fa762416
user_firstname : Wai Kwok.
user_lastname : Yip
[近期‘’大熱‘’的“古窰探遊”行程]
本月初,“周四遠足隊”行了一條艱辛的路綫上獅子山。今日,該隊再出了一個行程,又再登上此山,為的是近期有一個“發現”,誘得不少行山隊,都紛紛組織行友,前去探遊這個“新發現”,連本來周五才行山的一支隊伍,“周一”就開“特別場”。形成了一個有趣的景象,正是:“行船爭解纜,景點我遊先”,十分的熱烈。
這個,就是沙田頭村附近的一個“古窰”,近日浮出了水面。
[‘’周四‘’今日的精心安排]
假若,祇是上這一個‘’古窰‘’的所在地。由“車公廟”站上去,經沙田頭村,大約一個小時左右,就可以抵達。
“周四遠足隊”今日精心安排了以下的行程,讓行友得到‘’行山鍛煉‘’和“遊覽景點”的雙重獲益:由黃大仙祠起步,經沙田坳接獅子山橫山徑,走獅肚棧道,涉獅肚大坡板;抵獅尾後落加特坳,走小龍徑,攀獅山北坑巨石脊後,方才落古窰。
值得留意的是下星期四,該隊又將帶大家去探遊城門的‘’陂頭肚古窰‘’。
[“古窰”之謎]
“古窰”浮出水面,引起了不少行友們的種種疑惑:這是個甚麼窰 ? 這麽近引水道,為啥近期才被人發現 ? 所在位置與鄰近村鄉有啥關係 ? 等等。這些,大家都還在熱烈探討之中。
在古窰附近,有沙田圍、沙田頭和山下圍等自然古村。昔日,這些古村的面積,相信比現在的要大很多。
歷史上,沙田原來並不叫“沙田”,叫瀝源。“新界租借條約”簽訂後,港英官員進入新界了解情況時,到了沙田圍,就以為“沙田圍”是整個地區的稱謂。可見,當時這些圍村和自然村,村屋數量龎大和人口眾多,才會令官員們有此“誤會”。
有求,就有供。這些自然村鄉需要的大量磚瓦等建材,相信,都靠這個(些)古窰燒製的吧。
*天氣:大致晴朗,有雲;日間最高約28度
**行程:黃大仙祠→獅子山腳橫山徑→獅肚棧道→獅肚大坡板→獅尾→小龍徑→獅山北坑巨石脊→古窰→引水道(離隊)→紅梅谷燒烤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