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lands District, Hong Kong, China
time : Apr 14, 2025 8:50 AM
duration : 3h 10m 39s
distance : 10.1 km
total_ascent : 549 m
highest_point : 300 m
avg_speed : 3.4 km/h
user_id : fa762416
user_firstname : Wai Kwok.
user_lastname : Yip
[芝麻灣半島怎得名?]
今日星期一,跟隨“翠綠旅行隊”去大嶼山行山。
行友們早上乘搭大嶼山巴士#3M去到貝澳“新圍”(*),穿越鹹田村,走芝麻灣郊遊徑,登廟仔墩和老人山,落拾塱灌溉水塘。大隊經十塱新村,走鳳凰徑往梅窩。自己不打算去到目的地梅窩,於是,走芝麻灣道,經十塱舊村出回今日出發點的貝澳,乘#3M巴士返回東涌。
今日的活動,主要在“芝麻灣半島”進行。案頭有一本《大嶼山探勝遊》,對此有以下的介紹:
“芝麻灣半島鄰近梅窩,是介乎芝麻海灣與貝澳海灣之間的一個小半島。芝麻灣的原名,叫「大嶼山大浪灣」。後來,因為這裡興建了一座芝麻灣監獄,早期更列為禁區,於是,「芝麻灣半島」之名才因此而起”
[廟仔墩是老人山的副峰?]
芝麻灣半島上,有兩座差不多高度的山,就是我們今日攀登的廟仔墩和老人山(高303米)。
廟仔墩山高301米,祇是一座矮山而已。其實我們今日甫走到鹹田村的海邊,抬頭見到一座山,這就是廟仔墩。自己一直相信:廟仔墩應該是老人山的副峰,雖然,從來沒有人這樣說。但是,正因為大家見到廟仔墩的棱綫,像一個老人的模樣:有眉額、鼻、唇和鬍子的輪廓,‘’好像一個老人的一張面孔‘’,才惹起人們叫這座山做“老人山”。但是,棱綫是廟仔墩而非老人山的輪廓,老人山在遠遠的後面,大家在海邊根本看不到。所以,當初人們叫的“老人山”是廟仔墩而非主峰的老人山。另外,我們大家攀登的危崖,明明在廟仔墩的西側,但不叫“廟仔墩西崖”,反而叫做“老人西崖”,其實,這座崖跟老人山毫不沾邊呢。
所以,個人認為:廟仔墩是老人山的副峰,這樣才名正言順,並與現實相貼近。
*天氣:大致晴朗,有霧霾;日間溫度最高約30度
**行程:鳳凰徑→芝麻灣郊遊徑→廟仔墩→老人山→拾塱灌溉水塘→芝麻灣道(離隊)→十塱舊村→鹹田村→貝澳新圍
(*)新圍站的前一站是“羅屋村”站,有洗手間。需要的朋友,可在此下車。後一站是“老圍”站,三站十分貼近。